浙江师范大学第五届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圆满结束

时间:2021-10-18浏览:4241设置

10月13日晚上,由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教务处主办,法政学院承办的浙江师范大学第五届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决赛于法商三楼大会议室举行。中央党校应急管理教研部教授、博导理论室主任、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副秘书长李明,金华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张远平,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巡察办主任占建青,浙江省金华市社科联综合办主任、《社科观察》栏目首席编辑、《社会科学论坛》杂志责任编辑潘翔,金华市婺城区委政法委基层治理科科长樊卫泽,中共衢州市委党校公共管理与基层治理教研室副主任缪关永,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副教授李院林老师担任此次比赛评委。

比赛规则:

本次比赛各参赛团队最终成绩由书面评审成绩40%和现场答辩成绩60%两部分组成。现场答辩每支队伍限派三人参加,限时12分钟,其中PPT主题陈述7分钟,提问答辩环节时间为五分钟,选手超时则应在相应环节扣分。

第一组 拼搏二十天我能上公管队

项目名称:地摊经济的生存之道

具体地点:骆家塘

评委点评:应当进一步说明划定区域后对地摊经济的效果的影响

第二组 你说的都队

项目名称:矛盾调解数字化的路径探索

具体地点:丽水市缙云县

评委点评:系统流程再造是数字化改革的重大内容;注意线上线下联动推进改革

第三组 脱贫共富队

项目名称:从脱贫到共富年龄别社会分化的缩小机制

具体地点:G县F村

评委点评:不能让老年人在脱贫共富中掉队;需要注意举措和机制的界定,理论和机制的融合

第四组 Echo团队

项目名称:化对抗为拥抱,A县矛调中心化解矛盾纠纷的成功之路

具体地点:A县

评委点评:有自己的创新、融入党建引领;社会赋能、多方参与 ;同时注重乡镇和村级的矛调中心与县级的联系

第五组 浙里未来队

项目名称:H未来社区的营造历险记

具体地点:H社区

评委点评:未来社区的建设刚起步是否构成一个经验,关注未来社区的核心特征和核心功能

第六组 回村推田埂队

项目名称:“单轨运行”还是双轨治理—基于s村第一书记与村干部角色错位研究

具体地点:S村

评委点评:题目稍有不妥,值得商榷

第七组 四舍五入队

项目名称:粮“事”何以成“良”事

具体地点:五河村

评委点评:土地整治补贴的来源不确定,补贴的时效性影响后续工作

第八组 大橘为重队

项目名称:以“众筹”解“众愁”—一块城市边角料的华丽转身

具体地点:H社区

评委点评:案例的个性不强,“不可复制性”体现不足

第九组 送你一朵小红梅队

项目名称:乡村现代化治理改革之道

具体地点:义乌市陇头朱村

评委点评:需要规范量化考核红梅指数;思考上级组织如何监督考核

第十组 熬夜不长黑眼圈队

项目名称:当柔性治理走进乡土炊烟—差序政府信任背景下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

具体地点:青田县季宅乡

评委点评:在农村空心化人员流失的现代条件下,差序格局的适用性值得商榷

最后,针对本次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李明老师作了点评。他评价本次大赛让他收获很大,不虚此行,感触颇多,不禁想起了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你们朝气蓬勃,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同时,李明老师也向广大参赛选手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第一,要注重案例的选择 ,不一定非要选择成功的案例,失败的案例更具探讨性,同样十分珍贵;第二,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生动的语言能让人对案例产生兴趣;第三,在叙述案例时,保持客观,不要带有煽动性情绪;第四,决策咨询的两个关键是问题和建议,建议一定要比问题低一个层次,才具有可行性。


本次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有效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地方治理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通过赛事,实现了教学相长,以赛促学,让学生走出了课堂,积极投身公共管理实践,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获奖名单

● 一等奖:你说的都队、四舍五入队、大橘为重队

● 二等奖:拼搏二十天我能上公管队、脱贫共富队 、Echo团队、回村推田埂队、送你一朵小红梅队、 熬夜不长黑眼圈队、浙里未来队

三等奖:你说得都队、霍比特喵星人队、为人民服务队、加三份大薯条队、之江锦鲤队、文化走亲队、大力出奇迹队

最佳文本奖:四舍五入队

最佳风采奖:你说的都队

至此,在热烈的掌声中,浙江师范大学第五届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圆满结束!

新闻来源 | 法政学院

图片 | 林子悦、李佳程

文字 | 林子悦、李佳程

编辑 | 李佳程、林子悦

责任编辑 | 陈晴凡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