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奖风采
赵春然:“微小粒子”有无限潜力

赵春然与导师何益明教授合照
赵春然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物理学专业
2021级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压电、光催化纳米材料研究


七年浙师求学
一年广西支教
她以热爱为动能,书写丰硕的求学篇章
这是硕果累累的八年,
也是不断追求自我超越的八年
绩点排名专业第一
先后以第一作者(包括共同一作)发表SCI论文7篇,其中权威期刊4篇,包括两篇ESI高被引论文
参与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项省级新苗课题、4项校级课题
曾获数学中国数学建模国际赛二等奖,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等十余项奖项
斩获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
获评省级优秀毕业生、校优秀研究生标兵、优秀团干部称号
曾作为全国西部计划志愿者第二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赴广西壮族自治区支教一年,支教期间完成一项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获评2024年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

壹
脚踏实地,热爱可抵万难
或许你对“催化”一词感到陌生。
纳米催化剂,这些尺寸小到难以置信的粒子,能够瞬间加速化学反应,应用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赵春然就从事压电、光催化纳米材料的研究。
如何将污染水中的有机物更高效地降解成无机物,以降低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如何高效促进二氧化碳的转换与利用,将自然物质转化为于人有益的能源?每一次的讨论,每一组长达六个小时的实验,每半小时甚至15分钟的取样,是赵春然科研精神外化于行的体现,更是她对一份热爱的坚持与守护。为了准时取样,课间休息时间,她总骑车往返于教学楼与实验室之间。把这种状态做成常态,她说“我对自己有较高的追求”,心之所向,行之所至。
“物理是宇宙的终极浪漫。”

感性的思维使她诗意地去看物理,也正是学生时期那份对天体物理的仰望与憧憬,开启了她对物理的执着追寻。
赵春然发表的论文

取舍得当,坚定走已定的路
贰
本硕期间,赵春然曾经担任我校物理科技创新协会副会长,院学生会副主席,新媒体运营部部长,宣传部副部长。研究生时期,也曾一度被任命为院研会主席,但因正处在科研创作的繁忙期,赵春然在分析多方因素后,忍痛婉拒了这份职务。同样的还有她在获得杭州亚运会志愿者预录用身份后,因科研安排冲突做出的主动放弃。
她说,“有些放弃是值得的,因为你想要得到一些东西,总是要放弃一些的”。要坚定地朝着已定的方向走,就得学好“取舍”这门课。
赵春然主持活动照

叁
广泛涉猎,做全面发展的人
学问勤中得。科研之外,赵春然最喜欢看篮球赛,复习压力最大时,是一场场挥洒热血的篮球赛陪伴着她学习。她还是个多领域涉猎的人,书法、架子鼓、羽毛球,她乐此不疲地学习着不同领域的各种东西。“我做科研,**文是我的必然,但绝对不是全部。人生有着多面性。我们应当做一个3D立体的人,要全面发展。”她认为,脱离“加学分”“拔名次”,各种学习其实只为丰富我们自己,丰满我们,使我们变得越来越立体。
赵春然对篮球运动的浓厚兴趣

投身教育,传榜样示范力量
肆
毕业在即,赵春然选择投身教育事业。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引导学生能够从实验中去探究物理的奥秘,帮助学生在实验中接受物理,理解物理,爱上物理。
面对“为什么不读博深造”的疑问,她说“我亲身经历过不同地域下不同模式的教育,既为学者亦为师者,这些经历使我对教育本身有了独特的思考与感悟。”广西支教的经历给她留下了最为深刻的记忆。她分享道,结束在广西的一场经验分享会后,一位学生将“浙江师范大学”定为自己的目标大学,写在志愿单中。赵春然以她自身的学术魅力,化成一颗被仰望、追随的星星,影响着青年学子择尚学榜样,定筑梦学府。
赵春然作为第二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赴广西支教
赵春然与支教班级学生的合照

GRADUATION
毕业在即,那些想说的话

7年浙师求学,1年广西支教,这满满的八年承载了赵春然太多表达不尽的感恩。“我接触到的每一位老师,于我而言都是恩师。”她说,“我的导师何益明教授是改变我一生的人。他对待学术专一严肃,而在生活中,他特别喜欢笑,是倾听学生生活烦恼的好朋友、好学长。”
赵春然(左三)与导师(左二)参加学术会议合照
在最后,赵春然送给广大浙师学子这样一句话:无论你有什么追求,只要选择了这条路,就坚定地走下去。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都在塑造着你,成就今天的你。
不论处在何地,你一定要知道你将去往何方。心之所向,素屐以往。

清溪奔快,
不管青山碍。
在探索物理中领会人生,
在求学之路上塑造自我,
也是件终极浪漫的事情。
文字、编辑:马一凡
图片:由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