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赛通知:关于举办浙江师范大学2025年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的通知

时间:2025-06-06浏览:406设置

各学院:

“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大赛以“AI赋能,智创未来”为理念,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主题,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端人才,为人工智能领域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为选拔我校优秀团队参加“华为杯”第七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经研究决定举办2025年校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现将大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浙江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二、赛题详情

(一)开放赛题

赛题一:大模型和智能体

借助大模型强大的语言理解与生成能力,解析复杂任务指令,规划任务执行步骤。发挥智能体的环境感知与自主决策能力,使其在现实场景中灵活行动,完成信息检索、数据分析和特定场景行为决策等任务。结合代表性领域中具体问题,设计大模型驱动的智能体,解决实际问题。

赛题二:AI驱动的全方位健康养老新范式

养老需求日益增长,AI技术带来新契机。参赛团队应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打造智能健康养老方案。采集可通过穿戴设备和智能仪器收集的老年人健康数据,采用AI算法对异常情况实时分析预警。开发智能陪伴产品,通过自然语言处理与老人情感互动。运用智能家居技术监测异常行为、调节室内环境,全方位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探索智慧养老新范式。

赛题三:AI引领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

制造业竞争激烈,智能化转型迫在眉睫。参赛团队需着眼制造业智能化变革,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攻克生产难题。运用机器视觉实现高精度检测与缺陷识别,提高产品质量;借助机器学习优化生产计划调度,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开发智能仓储物流系统,实现物料智能管理,增强供应链协同性。以此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迈进,提升核心竞争力。

赛题四:垂直领域学科大模型

通用大模型虽有优势,但垂直领域学科大模型对行业深度转型意义重大。本次大赛鼓励参赛团队针对特定学科或行业应用,如化学、金融、医疗等,构建专属学科大模型。收集整合行业海量数据,进行清洗标注,选择适配的基座模型并优化。融入行业知识,提升模型对专业任务的处理能力。开发基于模型的应用,如智能投顾、辅助诊断系统、物质合成等,助力行业智能化发展,挖掘行业数据的潜在价值。

(二)华为赛题

华为赛题共8个,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从实际需求出发拟定的与智能技术密切相关的题目。(详见附件1

赛题一:问答场景中复杂问题的多层级拆解

赛题二:海量多模态文档的精准语义检索与关联分析

赛题三:视频联合去噪去马赛克算法

赛题四:视频质量评估算法设计

赛题五:低功耗设备上的实时视频超分辨率重建

赛题六:大模型优化NPU算子代码

赛题七:多主体视频生成技术

赛题八:影视剧说话人识别

三、作品提交要求

参赛者选择任一赛题,根据赛题作品规范(见附件2提交参赛作品简介(无模板,300字以内)项目文档(模板见附件3项目视频(充分展示团队成果)、其他可选辅佐材料(技术可行性、产品尽职调查报告等项目相关内容)。

四、参赛资格

1.参赛对象:浙江师范大学在校全日制研究生以及已被录取为我校2025级硕士研究生的大四学生。

2.参赛方式:可以是个人或团队形式,且每人只能参加一支队伍。以团队形式参赛的队伍,每队最多不超过4人,其中在读研究生比例不低于50%,参赛队伍队长须为在读研究生,且队员分工明确。参赛团队和选手可配备最多2名指导教师。

五、赛程安排

1.作品提交时间:即日起截止到2025731

各参赛团队在截止日期前按照作品提交要求网上提交参赛作品至邮箱870299657@qq.com,团队作品命名为作品题目-参赛学院-队长姓名,同时提交团队报名表(见附件4;个人作品命名为作品题目-参赛学院-姓名,同时提交个人报名表(见附件5)。

2.校赛评审时间813日左右

六、奖项设置

奖项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奖人数视参赛情况而定,颁发校级获奖证书。


附件:

附件1:第七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华为赛题 .docx

附件2:第七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初赛作品提交规范 .docx

附件3:第七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项目文档模版.docx

附件4:浙江师范大学2025年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报名表(团队) .xlsx

附件5:浙江师范大学2025年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报名表(个人).xlsx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