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4年第三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的通知》和《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校赛管理办法》,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于7月组织了校第二届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共有141位研究生参加本次校赛。经专家组评委独立评分,共评选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优胜奖17项。现予以公示,公示期自2024年8月16日至2024年8月20日下午17时止。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结束前与研究生院培养办联系,电子邮箱:pyzyxw@zjnu.cn,联系电话:0579-82283869、82283679。
本次校赛获奖作品(包括优胜奖)均可参加国赛,请参加国赛的队伍尽快完善作品,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大赛官方网站(https://cpipc.acge.org.cn/)“主题赛事”中选择“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进行注册报名,提交参赛作品,国赛报名截止时间2024年8月23日。
参赛作品 | 获奖等级 |
天然多糖衍生阻垢-抑菌剂的制备及应用 | 一等奖 |
La2O3诱导的三重协同调制实现高效CO2电还原 | 一等奖 |
基于多功能太阳能瓦的清洁能源自运维系统 | 一等奖 |
一绿温室田,几循节能碳——自动“吞吐”二氧化碳的温室农田系统 | 一等奖 |
绿水鸭居——低碳绿色高效蛋鸭笼养智慧管理系统 | 一等奖 |
土壤活化修复—低碳加气灌溉领军技术 | 一等奖 |
锌”光科技——集成式双面电极设计助力光充电水系锌碲电池 | 二等奖 |
智慧海洋:风-浪双模态驱动的自适应能量采集系统 | 二等奖 |
藻菌共舞,碳路新生:藻菌MBR技术助力双碳未来 | 二等奖 |
面向近海岸波浪能收集的摩擦纳米发电装置 | |
基于智慧农业信息化平台的低碳农机 | 二等奖 |
一种低能耗零排放水产养殖模式——工厂化与生态池塘循环养殖系统 | 三等奖 |
基于聚氨酯多孔材料的污染处理技术 | 三等奖 |
绿色多层旋转智能车亭——新型自行车停放系统 | 三等奖 |
基于卫星遥感的二氧化氮对植被生产力的影响及模型模拟改进研究 | 三等奖 |
慧眼识农--农业机器人精准检测果蔬抓取点的应用 | 三等奖 |
净源守护——开创油水治理新时代 | 优胜奖 |
菌根之交——助力云锦杜鹃生态环境改善的领军者 | 优胜奖 |
生物质衍生的铜基催化剂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 优胜奖 |
绿源智造——快速发酵技术助推有机废弃物低碳生态循环 | 优胜奖 |
滴灌未来,智慧乡村——AI赋能现代农业灌溉与乡村振兴战略 | 优胜奖 |
智选金源——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子垃圾金属分选系统 | 优胜奖 |
基于GIS系统+纬地的道路选线绿色低碳优化设计 | 优胜奖 |
公民环境素养对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八省的实证研究 | 优胜奖 |
碘循环耦合电解水制绿氢 | 优胜奖 |
基于低碳发展模式的果树灌溉排水系统规划设计 | 优胜奖 |
夏热冬冷地区高校教室室内环境实测和提升设计策略研究 | 优胜奖 |
碳链农牧,绿能共生——基于光伏的低碳生态循环农牧业系统 | 优胜奖 |
水电合金-电氧化合成苯并呋喃甲醇 | 优胜奖 |
零碳校园--校园碳普惠平台的开发与建设 | 优胜奖 |
点碳成金,向绿而行:双碳背景下企业碳排放信息治理制度研究 | 优胜奖 |
高原农业减排固碳实现路径——以西藏自治区年楚河流域为例 | 优胜奖 |
湿地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及机制 | 优胜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