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下午,浙江师范大学召开第三次一流学科建设工作推进会,聚焦区域国别学科,回顾近期的工作进展,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统一行动,以更有力的举措、更扎实的行动,推进区域国别学科的建设发展。浙师大党委书记蒋云良,省监察专员、校纪委书记吕文革,副校长林一钢、张建珍、朱毅峰、李盛,党委委员、组织部、统战部部长、人才办主任王淑娉,党委委员、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葛永海,党委委员、人事处处长刘洋出席推进会,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党委副书记邱利民主持。
区域国别学一流学科建设工作推进会
浙师大党委书记蒋云良讲话
蒋云良就近期重点工作作三点强调,一要统筹谋划,锚定争创一流总目标。浙师区域国别学聚焦于非洲区域研究,长期服务于国家对非战略,有着深厚的学科积淀,是学校建成特色鲜明一流大学的压箱底法宝。二要集成创新,谱写校地合作新篇章。要充分利用好政府资源与政策红利,携手共建对非合作大团队、对非交流大平台,产出涉非大成果,主动谋求协同创新,主动开辟服务路径,大力推动国外与国内、校外与校内、学部与学院协同发展,以更好的资源条件与更完善的体制机制支撑非洲区域国别学一流学科建设,使学科建设落在实处。三要奋发有为,打好学科建设攻坚战。一方面要要进一步理顺机制,形成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摸清家底,确保一流学科建设绩效目标如期实现。
蒋云良指出,召开区域国别学一流学科建设推进大会,旨在持续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复信精神,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中办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相关指示精神,推动我校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区域国别学一流学科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全校上下要进一步树立“一盘棋”思想、凝聚“一条心”共识、汇聚“一股劲”合力,以锐意进取的干劲、百折不挠的韧劲与奋发有为的拼劲,推动学科提质量、上水平,为学校冲击“双一流”打牢坚实基础。
浙师大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党委副书记邱利民主持
邱利民在主持时表示,浙师大非洲研究从初创到硕果累累,来之不易,可歌可泣;冲刺一流学科,时不我待,如履薄冰;全校要上下齐心,勇创一流。邱利民指出,落实区域国别学科建设工作,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全校共同推动,提升学校层面、学部和协同学院、学科负责人、工作专班责任意识;各部门勠力同心,强化协同意识,以拧成一股绳的团队精神推进学科建设工作。要进一步提高攻坚能力,邱利民通过分享管理学概念中的SMART原则,强调了管理在推动学科建设、推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他强调,各相关单位要聚焦关键核心指标,积极谋划,创新路径,探索对区域国别学科建设发展有利的资源、政策。把握重点任务,坚定主攻方向,明确工作思路,切实提升区域国别学学科的综合竞争力。
区域国别学学科负责人刘鸿武教授作题为《我校突破性发展机遇:百年一遇 稍纵即逝 区域国别学与我校学科建设态势分析》的汇报。刘鸿武指出,浙师大非洲研究特色学科历经数十年艰辛探索,从初创时的筚路蓝缕,到如今硕果累累的辉煌成就,实属来之不易。当前所面临的冲击一流学科的宝贵机遇,不仅是对区域国别学学科的考验,更是对全校综合实力的一次检验。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机会稍纵即逝,时不我待。
结合区域国别学建设相关文件精神和学校实际,刘鸿武提出浙师大学科建设下一步战略构想与推进路径,三方面同时推进、协同创新。一是力争非洲区域冲击一流学科、A+学科;二是以非洲区域国别学为冲锋团队,冲击拿下国家高端智库等高端顶尖平台;三是继续以非洲区域国别学博士点进一步带动学校下一轮博士点申报获得新突破。刘鸿武提议,制定高屋建瓴又切实可行的非洲区域国别国家一流学科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建立“学科建设为本体、智库服务为公用、媒体传播为手段、扎根非洲为前提、中非合作为路径、协同创新以赋能”的“六位一体”集成的区域国别学博士点考核标准,进一步放大、释放、发挥非洲区域国别学的特殊作用,推动学校学科建设与整体实力再跃上一个新高度。
校领导们围绕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专班工作进展作点评。吕文革希望全校包括各学院能树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的理念,“好钢好资源用在刀刃上!”同时做好校内校外资源统筹整合,聚焦抓落实机制,在任务目标、时间节点、工作要求等方面落实落细落好。
吕迎春在书面点评指出,对外宣传工作专班任务目标契合实际,困难分析精准,思路举措有力,但任务需更具体,建议量化指标,深挖策略与根源。建议加强选题策划与媒体合作,落实工作需从树立大宣传理念、提升顶层设计与谋划能力、抓住内容渠道队伍三方面着力,助力学科冲刺一流。
林一钢强调,全校需齐心协力推进区域国别学科建设。他指出,各专班规划颗粒度不够,工作路径需更明确。针对人才队伍工作专班,他提出应秉承大学科建设思路,并建议分层分圈加强非洲区域国别学人才队伍建设。
张建珍传达上级关于区域国别学建设的文件精神,要求全校深化认识并落实行动。她强调,各专班需提升指标精准度,解决协同问题,采用超常规手段整合校内外资源,并落实相关机制,以推动区域国别学建设。
围绕条件保障工作,朱毅峰提出四点要求:强化投入保障,细化目标设定,实化推进举措,优化发展生态。他提出,要系统谋划年度主题,明确组织规范,通过放大学科组合效应,促进学科间协同合作,避免单一作战。
李盛建议教育教学工作专班完善教材课程体系,为各学院发展提供清晰指引,并深化现有建设格局。充分开展与金华市政府的友好合作,前期统筹关键指标分解时,各部门、学院间协同需上下齐心,在和谐氛围中推进区域国别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工作专班、教育教学工作专班、科学研究工作专班、人才队伍工作专班、对外宣传工作专班、条件保障工作专班等六个工作专班依次汇报工作进展。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非洲区域国别学学部协同学院等负责人参加会议。
(来源:学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