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浙江师范大学第五届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评选汇报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报告厅举行。浙师大党委副书记吕迎春出席活动并为“十佳学术之星”颁奖。
浙师大第五届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合影。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冉瑞旺 张珊珊 摄
潘琴瑶、王博亚、孙长康、陈继力、胡刚强、叶欢欢、贾强强、卢逸丹、黄煜州、赵靖等10位同学获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钟芊芊、詹远仪、鲍卫平、徐晨辉、 杨嘉伟、胡俊涛等6位同学获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提名奖。
吕迎春强调,研究生教育应立足学术创新、学科交叉与实践报国三大维度。浙师学子既要有攀登学术珠峰的勇气,在认知的“无人区“里探索理论边界,也要有拓宽学术视野的活力,在创新的“能量场”中激活融合效能,更要有勇担时代使命的责任,在实践“大熔炉”中彰显家国情怀,在科技自立自强与民族复兴征程中彰显青年担当。希望同学们勇于挑战最难的课题、最重的担子,在攻坚克难的行动中积累真才实学,在知难而进服务国家战略所需和解决人类重大挑战中超越自我、成就自我。
浙师大第四届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评选汇报会现场。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冉瑞旺 张珊珊 摄
数学学院的潘琴瑶深耕控制理论与应用领域,累计发表SCI一区TOP论文4篇,首创浙师以第一单位在IEEE TAC顶刊发表长文的纪录,并获国际基础科学大会本科论文奖,理论成果获多国权威学者认可,即将赴浙江大学延续科研征程。地环学院的王博亚聚焦膜分离技术攻克废水资源化难题,发表SCI论文10篇(总影响因子146.2),申请国家专利3项。以科技守护家乡生态,携清水之约赴南京大学深化研究;心理学院的孙长康构建科研+服务双轨模式,其疫情期间研发的心理课程覆盖数万人,研发的数字化心理系统获省委书记批示。跨越4500米高原开展心理援助,学术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浙师大第四届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评选汇报会现场。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冉瑞旺 张珊珊 摄
教育学院的陈继力开创浙师在Information Fusion顶刊发文先河,其建立在3.5万条教育情绪数据库的基础上研发而成的多模态情绪分析技术被科大讯飞、海康威视多家企业采用,为教育公平提出了新的智能解决方案。计算机学院的胡刚强日均工作14小时,攻坚尖端技术,主持多项重大科研课题,培育信息奥赛金牌选手,以破技术封锁、助民族复兴为志,在群智计算领域探索自主创新路径。艺术学院的叶欢欢跨越四省十二城抢救性调研越剧文化,论文得到《新华文摘》摘录,实现学院“零”的突破。她通过田野研究揭示传统戏剧生存困境,为非遗传承提供学术支撑。
浙江师范大学第五届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评选汇报会主办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评审会。